2021年2月8日上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张浩、法官助理朱涛,驱车前往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进行现场执行,这已经是张浩第14次前往漷县。2007年,张浩承办了一起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执行过程中,双方最终达成执行和解,案件以长期履行的方式结案。但十余年来,张浩每年都风雨无阻坚持赶往漷县主持协调双方完成赔偿款的交付。
■执行陷入两难 多方协调找到出路
2005年9月,本案被执行人徐某、张某将同村李大姐18岁的儿子殴打致死。2006年12月,北京二中院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判处徐某、张某连带偿付李大姐及其丈夫死亡赔偿金、抚养费、丧葬费等各项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23万元。
2007年4月,该案移送执行后,案件承办人张浩前往被执行人住所地漷县进行了现场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家庭的实际情况让案件执行陷入两难的境地。被执行人家中上有年迈祖母卧病在床,下有年幼的妹妹需要抚养,全家仅依靠被执行人父母在村里卖菜所得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然而,被害人母亲李大姐不仅要承受丧子之痛,她还患有冠心病,需长期服药治疗,丈夫患有严重精神分裂症,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公婆亦年岁已高、体弱多病,生活也因此陷入极度贫困。
案件刚开始执行时,被执行人家属并不愿意、也无力为已经成年的儿子承担赔付责任。一家的孩子没了,一家的孩子进了监狱,对于双方父母来说,都是锥心之痛。法官多次与被执行人父母沟通说理,劝说他们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被执行人徐某的父母起初准备把自己唯一的财产——村里的一套住房卖掉来偿还,但如果卖掉了这房子,他们也要流浪街头。于是,经过协调,双方最终同意以每年徐某的父母向李大姐一家支付3000元赔偿金的方式履行赔付义务。
■发挥联动合力 基层政府助力执行
既然双方已经达成一致,以长期履行的方式继续履行赔付义务,那为何还需要执行法官每年来现场执行呢?
早在村委会门口等待的通州区漷县镇综治工作中心主任王永忠一看见张浩,便熟络地问候起来:“自从我2006年调来这里工作就知道这个案子。这么多年,听说张浩多次调换工作岗位,但这个案子一直盯着不放,就这样年复一年跟踪当事人履行赔偿的情况。他总说:‘虽然案子结了,但是事儿还没了。’张浩一心为民、认真敬业的精神着实让我们佩服。之前本想由我们村委会来协助完成每年这个案子的案款交接工作,免得法官每年来回跑,但张浩却说:‘基层政府也很忙,尽量少给添麻烦。案子持续这么长时间,村委会一直以来没少做工作,多亏有了政府的协助,案子才能顺利地推进。’前几年,被害人母亲李大姐每每想起当年的往事,还是会情绪激动甚至崩溃哭闹,张浩便第一时间来安抚调解,原本约定的每年3000元赔偿金,在得到被执行人父母的理解和配合下,最终提高到每年7000元。现在我们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万元人民币左右,能让被执行人家属提高至7000元,也着实不易。”
■双方成为牵挂 司法温暖抚平创伤
王永忠话音刚落,被执行人徐某的父亲听闻张浩来了,便急忙赶到村委会准备缴纳赔偿款,徐某的父亲激动地说道:“当年张法官没有把我们的房子强制执行,现在我们一家能有个落脚的地儿,靠着我和孩子他母亲做点小买卖,还能略有结余,还上这债务,我们心里也踏实很多!”
被执行人徐某的父亲走后,被害人母亲李大姐接到张浩的电话便赶了过来。同行的法官助理原本以为作为刑事案件被害人的家属,李大姐会伤心以至于不愿意面对面提起,谁知来到村委会的李大姐却是笑眼盈盈。李大姐握着张浩的手说:“案子结了多年,这点事儿让张法官一直惦记着,我们真的很不好意思,谁知张法官每年都不辞风雨地来看我们,还自掏腰包给我们一家买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再深的伤痛也被法官感化了。2010年,生活有了些好转,我们家领养了一个小姑娘,我第一时间告诉了张法官这个好消息,他还特地给孩子送来了衣物、文具和书籍,还有他女儿亲手制作的贺卡,鼓励我家姑娘用心读书、努力成才。希望我家孩子能记住这份情,以后进入社会工作,像张法官一样……”十几年如一日的善意如静水深流,在小女孩儿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现如今女孩儿已经长大,并考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立志从事法律事业。
一件本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在张浩的坚持与努力下,每年几千元积少成多,被害人家属十几年来得到了十万余元的赔偿。
短 评
书写执行法官担当与坚守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地一直做。14年来让张浩放心不下的,不是多么重大疑难的案情,也没有多么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而是司法为民的初心善意,通过这一件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能看尽世间颠沛流离,亦能深知人间冷暖。一个案件的执行,小则左右两个家庭的温饱,大则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正因为初心不变、心怀善意,张浩怀揣着司法为民的信仰,用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温暖两个家庭。办好一件件执行案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多的是在繁复程序中辛勤耕耘、在无数困难面前默默坚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最真切的方式,便是每一位承办法官在案件中兢兢业业为民解忧的身影与行动,14年的风雨无阻即是张浩书写的敬业奉献。因为执行案件自身的特点以及当事人主体的不同,每个案件的执行效果如何,需要时间给出答案。有的案件虽然程序已经终结,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依旧没有得到化解,有的成为多年未了的陈年旧账,有的则成为法官心里一直牵挂的件件桩桩。张浩转岗多次,却始终没有放下这件未了的案件,用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践行案结事了的责任,彰显司法为民的担当。
河南植尚律师事务所专业处理民事、商事、刑事辩护、交通事故、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合同纠纷、民间借贷、账务纠纷、公司事务、劳务纠纷、工伤赔偿、知识产权、行政以及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诉讼代理和法律顾问
热线电话
400-766-7288
0371-60998851
0371-60998852
假日值班电话
1593877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