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其跨时代的技术突破所展现的强大机器学习和分析能力震惊了世界,在发布后短短的两个月内,ChatGPT就已经成为历史上获取用户数最快的软件应用程序,吸引了超过一亿的用户并将OpenAI的估值推高到惊人的290亿美元1。而这仅仅是ChatGPT所引发的全球影响的开始,各种人工智能产品、大语言模型,乃至自动生成图片、音乐、视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服务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呈现一副万物竞生发荣滋长的态势。仅就中国而言,诸多知名高科技企业推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如百度、华为、腾讯、阿里巴巴、京东、360、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而其中为人耳熟能详的产品就有百度文心一言、华为盘古大模型、讯飞星火、腾讯混元大模型、360智脑等。对这场由人工智能引发的新科技革命,中国正在全力追赶。
然而,如同要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限制中国的发展,美国政府对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亦是小心设防处处设卡,美国商务部长(Secretary of Commerce)雷蒙多(Raimondo)近期明确表示不能允许中国获得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因为这将被用来训练中国顶尖的大模型,并且直指像英伟达(Nvidia)这样的芯片公司不再能通过专门设计略低于管制技术指标的办法来向中国提供芯片,“如果你们围绕一个特定技术指标重新设计芯片使得他们(中国)能够进行人工智能的工作,第二天我就会进行管控”2。在措辞强硬的表态背后,是否当然意味着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已经完全无法获得美国技术/资本的支持?在地缘政治和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本文回到美国近年来出台的对华人工智能领域采取限制措施的具体法规,提炼总结值得国内业界重点关注的要点,提出可能的应对之道,希望对国内可能受影响的企业有所帮助。
美国首个全面规范人工智能产业的总统行政令
在美国国会人工智能立法尚付之阙如的情况下,美国拜登总统于2023年10月30日签署了美国首个较全面规范美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总统行政令(Executive Order), 而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和可信赖的发展和使用”3(以下简称“人工智能行政令”)。人工智能行政令标志着美国拜登政府目前最重大的对这一革命性新产业进行监管的努力。
人工智能行政令要求联邦各部门、机构对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产业进行评估并制定人工智能产品开发和使用的进一步标准和细则,而且第一次明确了人工智能开发者向联邦政府提供相关报告的义务;人工智能行政令围绕八大指导原则和重点展开(安全可靠、创新与竞争、支持美国劳工、平等与民权、隐私保护等),而其中最核心的关注要点就是如何防范和控制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为方便读者理解,我们将其中可能对华产生影响的要点总结如下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美国再次收紧对华芯片出口
2023年10月1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以下简称“BIS”)发布了对华人工智能、半导体行业再次升级的出口管制规则(以下简称“2023规则”),进一步加强了对华出口先进芯片及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限制,而之所以在其2022年10月7日对华已经推出先进计算、半导体制造及超算领域的严格管制措施(以下简称“2022规则”)之后又祭出升级版的管制规则,BIS声称是为了应对中国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获取先进芯片的努力及为先进武器系统采购芯片制造设备4。为方便读者理解,我们将2023规则中对华人工智能产业可能产生影响的要点总结如下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美国政府对华人工智能产业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上文列举的技术层面的限制,在2023年8月9日美国拜登总统签署了旨在限制美国资本投资中国特定产业的总统行政令(以下简称“投资限制行政令”),而这些产业包括“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7。投资限制行政令并不直接施加任何法律义务,而是指令美国财政部(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相应制定对华上述产业领域禁止投资或要求履行告知义务的监管细则。该等监管细则尚未发布,我们会持续关注并跟踪研究。而就投资限制行政令已经披露的内容,我们可管窥美国对华人工智能产业影响和限制标准的模糊以及国家安全概念不断泛化使用的倾向。
投资限制行政令声称,美国资本在华相关技术领域的投资没有得到充分的监管,美国投资往往为所投中国企业带来无形收益(intangible benefits),比如管理上的辅助、名声上的利益、人才网络、更进一步的投资等等。受到限制的投资被分为两类,一类需要履行向美国商务部的告知义务,另一类则直接被禁止。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投资限制行政令明确要求,限制或禁止投资研发可能给美国带来重大国家安全风险(significant national security risks)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实体, 但对于仅为了消费者的使用或其他民用目的开发的不具有国家安全后果(national security consequences)的人工智能系统不在受限之列。虽然投资限制行政令强调其政策目的是为了限制对在军事、情报、监控和网络能力上敏感技术的投资,但如何区分军用和民用技术,乃至进一步区分国家安全风险的程度,依然是留待美国商务部进一步细化的核心问题。
尽管目前限制对华相关产业投资尚无明确法律规则可供遵循,在美国激烈党争和中美大国竞争的背景下,已经有美国资本感受到了山雨欲来的压力。2023年10月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the China Committee of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要求红衫资本(Sequoia Capital)说明自2010年以来对哪些在中国从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芯片和量子技术开发的公司进行了投资,并需提供相关详细信息8。在被问询前四个月,红杉资本已经将其欧美、中国及印度地区的业务主体分隔开,而美国国会议员依然质疑红杉资本与其中国子公司的切割是否能够阻止美国的资本流向中国。美国国会专门委员会的调查并不当然意味着任何实质性的法律后果,但其凸显的政治动机和对投资中国的资本的施压,毫无疑问会产生广泛的寒蝉效应,抑制美国资本对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
美国政府对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限制已经不满足于物理层面技术封锁的层层加码,在资本领域也想要压缩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融资空间,可见为了国家安全和保持技术领先的目的,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来自外部的限制和竞争将是全面和系统性的。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竞争的大格局将持续深化,变得越来越复杂。如前文所揭示的,美国人工智能相关法规尚处于草创阶段,有大量的规范、细则有待出台,除了先进人口智能芯片的引进受到明确的影响,人工智能其他技术领域的大门并未关死。我们会持续跟踪研究美国人工智能法规的后续发展及对华影响,希望在这场如火如荼的新技术革命大潮中,提供冷静的观察和分析。
1.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chatgpt-sets-record-fastest-growing-user-base-analyst-note-2023-02-01/
2.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us-talks-with-nvidia-about-ai-chip-sales-china-raimondo-2023-12-11/
3.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presidential-actions/2023/10/30/executive-order-on-the-safe-secure-and-trustworthy-development-and-use-of-artificial-intelligence/
4. https://www.bis.doc.gov/index.php/about-bis/newsroom/2082
5.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nvidia-launch-china-focused-ai-chip-q2-2024-sources-2024-01-08/
6. 具体美国出口管制条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项下的国家组别构成请访问:https://www.ecfr.gov/current/title-15/subtitle-B/chapter-VII/subchapter-C/part-740/appendix-Supplement%20No.%201%20to%20Part%20740
7.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presidential-actions/2023/08/09/executive-order-on-addressing-united-states-investments-in-certain-national-security-technologies-and-products-in-countries-of-concern/
8. https://www.ft.com/content/b8d70626-b949-4a1b-969f-58896eb2ef71
河南植尚律师事务所专业处理民事、商事、刑事辩护、交通事故、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合同纠纷、民间借贷、账务纠纷、公司事务、劳务纠纷、工伤赔偿、知识产权、行政以及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诉讼代理和法律顾问
热线电话
400-766-7288
0371-60998851
0371-60998852
假日值班电话
15938778109